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办法是如何的
发布时间2024-08-19 10:43:52    

税收是公民都关注的问题,因为税收涉及到国家和个人。征税是按照不同标准来实行的。你收入越高,交的税也就越多。那么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是怎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找到的相关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什么是个人所得税呢?

个人所得税是调整征税机关与自然人(居民、非居民人)之间在个人所得税的征纳与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既包括居民纳税义务人,也包括非居民纳税义务人。居民纳税义务人负有完全纳税的义务,必须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全部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而非居民纳税义务人仅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是国家对本国公民、居住在本国境内的个人的所得和境外个人来源于本国的所得征收的一种所得税。在有些国家,个人所得税是主体税种,在财政收入中占较大比重,对经济亦有较大影响。1日起,中国内地个税免征额调至5000元。

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是多少?

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正确叫法是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或者免征额)是指国家为了完善税收体制,更好的进行税制改革,而制定的税收制度。人所得税的起征点是5000。

制度由来

1980年9月10日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税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颁布的第一部个人所得税法。1986年9月25日,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收入调节税暂行条例》,自1987年1月1日起,把对中国国内公民的个人所得征收的个人所得税改为征收个人收入调节税,从此,个人所得税成为对在中国有所得的外籍人员征收的一种涉外税收。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于1993年10月31日审议通过公布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税法)的决定》,国务院于1994年1月28日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税法实施细则》,从1994年1月1日起施行。这次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将个人所得税、个人收入调节税和城乡个体工商业户所得税合并为统一的个人所得税,结束了中国个人所得税税制不统一的局面,使中国个人所得税制步入统一、规范与符合国际惯例的轨道。

征税范围

包括工资薪金所得;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其他所得。

计算方式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3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自1日至31日,纳税人的工资、薪金所得,先行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以及专项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依照本决定规定的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一(综合所得适用)按月换算后计算缴纳税款,并不再扣除附加减除费用;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先行依照本决定规定的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二(经营所得适用)计算缴纳税款。

《全国人大修改<个人所得税法>新闻发布会》摘要:10月1日以后,发放工资的时候,各企业单位财务人员在扣缴个税时一定要记住,别忘了适用5000元新的费用标准和新的税率表,这样可以让我们的员工们享受到改革的红利。

使用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如下: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四金(三险一金)-扣除标准

扣除标准:1日起,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调整为5000元/月

实发工资=应发工资-四金-应纳个人所得税

按时交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逃税是一种违法行为,我国是实行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当然交的税费可能也会多一点,但我们不应当抱怨,因为这些钱最后都是用到了自己身上。

以上便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知识,相信大家通过以上知识都已经有了大致的了解,如果您还遇到什么较为复杂的法律问题,欢迎登陆进行律师在线咨询。

在线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