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实生活中我们会遇到民生资金的监管的问题。那么很多人会想知道这个问题的有关内容,并且其中含有怎样的法律知识。下面小编来为你解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民生资金发生问题的主要原因有:
一是动态管理机制不健全。民生资金从项目申报、立项,到资金配套、拨付、使用和后续监管等环节,贯穿全程的动态监督管理机制尚未完全建立,部分民生资金的发放和监管不规范,给违纪违规行为留下了可乘之机。
二是基层监督体系薄弱。民生资金管理呈“金字塔”形,越往下监管任务越重,而监管队伍和监管力量却呈“倒三角形”。乡镇几名专职人员需要负责监管的民生资金项目达65项之多。由于人少事多,只能采取不定期督查、抽查等监管手段,致使资金在管理使用上出现监管不到位的问题。
三是民生资金牵涉部门众多。当前民生资金分散在财政、民政、扶贫、卫生、农林等22个部门,种类有65项。从项目资金拨付渠道来看,有部门对部门,还有部门、银行、商家等多个单位同时交叉运行。由于点多、线长、面广、量大,监管复杂,这就出现一些资金重复发放、多头套取等现象。
“加强民生资金监管,确保惠民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对于保障群众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刘*仁建议:
其一,加强民生资金监督体系和机制建设。建立健全各负其责的检查监督体系,变事后处理为事前、事中监管,对每一类民生资金制定一套监管办法,落实资金监管的责任人;建立村务监督小组、村特邀监督员等监督管理制度,适时组织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开展专项监督;全面建立民生资金拨付对象公示制度,对民生资金拨付对象严格按照有关程序实地核查、张榜公示、审批确定,明确所有民生资金由银行直接拨付到农户账户,实现资金支付“零环节”“零距离”。
其二,创新和完善民生资金管理机制。建立和完善电子动态监管平台,制定民生资金电子监管制度,提高监管的科技水平,确保民生资金运行实现“透明公开、全程监控、落实到位”。建设各级民生资金公开查询平台,整合各级民生资金电子监管系统,实现对民生资金的源头监管、全程监管和动态监管,使民生资金使用更及时、社会监督更广泛、决策依据更科学。
其三,加强对民生资金案件的查处力度。各级纪检监察部门要严查各种损害民生利益的案件,建议纪检部门将民生领域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一次重点专项整治,对工作不到位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问责。
以上便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知识,相信大家通过以上知识都已经有了大致的了解,如果您还遇到什么较为复杂的法律问题,欢迎登陆进行律师在线咨询。